文/ 潘金嘉 臨床心理師
相信不少民眾會發現精神醫學領域的專科稱呼從「精神科」變成「身心科」,由此可見身體與心理的關聯性是息息相關。在我多年的工作經驗裡,常見不少民眾因找不到生理醫學證據但卻有身體不適而來身心科就醫。從這些現象裡,可以了解我們的身體一直是情緒的代言人,這是相當顯而易見。但,若是我們對自己心裡的了解一直藉由身體來詮釋,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長期下來,我們可能會單純誤以為身體有毛病,而相當專注地遊走於醫院專科想要找到答案,因此忽略了原來是心理正在傳遞重要的訊息。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民眾會因以下身體相關診斷就醫,而在這些疾病背後,往往跟心理狀態有很大的關係:
- 心因性耳鳴:血管過度收縮,血流不順,內耳病變,會在夜深人靜出現,接著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
- 慢性疼痛:疼痛種類包括頭痛、肌肉骨骼疼痛、神經類疼痛、關節炎疼痛、臟器痛等。
- 心血管疾病:A型性格的人在生活中會出現一些行為特性如很常競爭、重視自己的成就、動作快速、會討厭排隊、常很準時及做事情持完美心態等。這樣的行為特性常會對個人在生活中增加壓力,而且會不自知,因此衍生出一些心血管疾病。
- 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系統是由身體內的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組合而成,若生活中面對較多壓力,會讓雙方失去平衡。一旦自律神經失調,多數人會出現一些身體症狀如皮膚乾燥、掉髮、過敏體質如氣喘、手腳冰冷、心跳變快或慢、容易疲倦等。但,嚴重的話會影響個人的睡眠及心生憂鬱或焦慮症狀。
在身心科有幾個特定的診斷,跟身體有明顯的關係,若有以下症狀,需要加留意:
- 轉化症:患者會出現突發性感覺、運動系統方面的異常,像是突然癱瘓、失明、肢體抽蓄、不能說話等。
- 慮病症:患者會過度關心身體反應,會扭曲誇大無關緊要的身體反應。像是若是有頭痛的症狀,會想成自己是不是得腦瘤。在日常生活中,常會有到處看醫生的行為,會否認醫生說自己沒事。
在排除明確的生理醫學病因之後,身體仍出現不明的不舒服,這的確容易讓人感到很不安或焦慮。如何準確辨識身體的反應是「生理問題」或是「心理問題」,以下有幾個策略,將有助於我們建立身體-心理平衡狀態。
- 覺察力:試著在生活中覺察身體的「舒服反應」和「不舒服反應」。
- 轉移力:我們身體有五種感官管道,像是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透過這些管道練習覺察轉移情緒焦點。
- 焦慮消除力:覺察身體的過程中,「焦慮」的情緒會對這個心理運作過程帶來很大的干擾,因此練習怎麼降低焦慮是很重要的關鍵。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降低焦慮的方式,可能是旅行、聽音樂、泡澡等轉移焦慮情緒,這些都有助於焦慮轉移過程。
- 持續注意力:我們可以在平常練習對身體反應、感覺和自己的想法相互聯結。舉個例子,若是身體出現頭痛時,請想一下最近有哪些生活事件影響著你,這個事件讓你有什麼心情,以及讓你有什麼想法。切記,不要只是專注於身體不舒服的照顧上,不然會變成治標不治本的狀態。
- 身體-情緒調節力:在生活中,若是你已經學會分辨身體不舒服和某種情緒有關係,恭喜你,你對於情緒調適技巧已經掌握一部分了。接著,請你回想過去曾經讓你有正向情緒的場景,它可以是你曾經去過的風景,可以是你想像出來的,也可以是在媒體上看過的景色。請你給自己5分鐘時間做這個練習,同時請你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體變化。
身體跟心理一直是緊緊相依,當我們在照顧身體的時候,相信心理也會間接被安撫到。但,若你透過生理醫學方式照顧身體,可是身體不舒服沒有減緩,甚至變得更嚴重時,請你要稍微留意,是否你的身體還需要心理方法的介入呢?一般人常會很難去區辨身體不舒服究竟有多少和「心理」有關,在這個時候,建議你可以透過心理評估進一步精準地為自己把關,以及學會針對「心理不舒服」適合的因應技巧。